7月PMI中繼連24個月擴張,製造業去庫存壓力大(資料照)
〔記者黃梓勛/台北報導〕中華經濟研究院今發布7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(PMI)為 47.8%,中斷連續24個月的擴張,轉為緊縮,指數大跌5.8個百分點,為2012年7月創編以來單月最大跌幅。中經院院長張傳章表示,製造業目前終端需求疲弱,去庫存壓力較大。
張傳章表示,新增訂單已經連續4個月呈現緊縮,指數來到36.6%;生產數量此次則轉為緊縮,指數來到43.8%,兩指標皆緊縮是這次PMI大跌的主因。張傳章建議,業者應該要調節應收應付帳款,尤其是沒有議價能力的廠商,需確保手中有足夠的現金流,來因應下半年的各種不確定性因素。
報告指出,新增訂單數量呈現緊縮,指數大跌10.8個百分點到36.6%,中經院助研究員陳馨蕙表示,雖然中國封控解除、台灣疫情緩解,但這個月仍有許多廠商表示訂單有減少的情況出現。存貨方面,她表示,存貨依然呈擴張,指數為57.9%,而新增訂單減少但庫存卻增加,顯示著存貨周轉率下降的情況,且因客戶存貨上升,使得廠商去庫存難度增加。
張傳章表示,製造業未來6個月展望已連續3個月呈現緊縮,續跌7個百分點到30.1%,是2020年5月以來最快的緊縮速度。
從個別產業來看,6大產業中有4大產業呈現緊縮,依緊縮速度高低分別為電子暨光學產業(45.5%)、 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(47.2%)、基礎原物料產業(47.3%)與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(49.2%)。
7月未經季調的台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(NMI)則轉為擴張,指數大幅上揚 7.0 個百分點至 56.7%。張傳章表示,未經季節調整之商業活動與新增訂單本月皆中斷連續 2 個月的緊縮轉為擴張,指數分別躍升10.2與11.4個百分點至58.2%與57.7%,是此次NMI上揚主因。
張傳章指出,8大產業中,只有與製造業有關聯的批發業呈現緊縮,其餘產業皆呈現擴張。但仍有過半產業回報未來6個月展望呈現緊縮,他表示,主要是受通膨、升息、股價等影響,多數非製造業者仍對未來看法較為保守。